常见问题解答
您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动态»

聚焦“6•18”| 福建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小心避“坑”

时间:2025-08-09 20:09:29 浏览量:7239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6•18”大促已经拉开帷幕,聚焦各大电商平台及部分实体经营商家陆续推出形式多样的福建促销活动。6月13日,省消福建省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消费心避注意8个事项。聚焦

消费者要尽量选择有资质、福建大型正规的省消电商平台,购物时查看商家的提醒营业执照、许可证等相关资质是消费心避否齐全,挑选信誉度高、聚焦评价好的福建网店,不要通过卖家的省消QQ或微信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链接付款,支付时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提醒第三方支付平台。

花样繁多的消费心避“6•18”宣传促销活动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切莫受“秒杀”“数量有限”“满减”等宣传影响,应做到提前计划,按需购买。

消费者要仔细了解商家的促销规则,关注相关商品价格,前后对比,货比三家。特别是各种满减、红包、预付定金等优惠规则是有一定适用范围和条件要求的,要了解清楚,避免产生纠纷。

消费者应尽量避免一次性预存大笔金额,以免商家停业走人、携款潜逃,导致财产损失。

直播间购物兴起伴随着直播带货乱象迭起,“翻车”不断,消费者在主播们声嘶力竭的售卖下要保持理性,切勿冲动消费。

购物前,消费者应与卖家就送达时间、退换货方式、是否包含运费险等达成协议;收货时,注意包裹包装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最好能当面验货,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商家;签收后,如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或者商品不适合等,及时与卖家联系协商解决售后问题。

非必要不提供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各类验证码等信息,收货后及时销毁带有个人信息的外包装,避免随意丢弃而产生的个人信息泄漏。

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注意保留购物相关凭证,如宣传单、宣传页面、直播画面、聊天记录、订货单、发票等,一旦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先与商家协商处理或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协商无果可向网络交易平台或商家所在地的12315、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组织投诉。

福建省消委会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可借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式加强动态监测,强化数据分析,同时提醒各大电商平台及实体经营者应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提升产品和服务意识,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共促消费环境提升,提振消费信心。

责任编辑:赵英男上一条:深圳:消费教育走近“国潮”及非遗产品下一条:比特运动俱乐部“跑路”  消委会支持128名消费者集体诉讼获胜
产品中心
产品
服务
企业文化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专业团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TEL

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Copyright © 2002-2017 磁县裕燊新能源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陕西市场主体稳步增长  新登记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  福建336个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问题整改到位  山东威海开展供热企业安全监督检查  “明年再来参展!”水产种业博览会举办颁奖仪式,66家企业获奖!  湖北发布消费扩容升级三年行动方案 实施“十大工程”  西南第一!贵州省4种“土特产”入列2024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明年再来参展!”水产种业博览会举办颁奖仪式,66家企业获奖!  浙江景宁:“双拥引领”打造放心消费美丽乡村  南农晨读丨粉黛花海  “金凤凰”飞进大湾区!翁源兰花香飘第二十一届农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