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解答
您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动态»

规范预付式消费不能仅有“后悔权”

时间:2025-08-09 20:13:03 浏览量:4657

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后悔权 《北京市休闲健身行业预付费服务交易合同》拟规定,办理健身卡后可以有7天冷静期,规范冷静期内未开卡使用,预付消费者可无条件解除合同,式消商家要于1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返还全部预付费用。后悔权

针对预付式消费乱象,规范国内部分地区提出了“冷静期”规则,预付赋予消费者适当的式消后悔权,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经营者的后悔权制约。不过,规范理性地看,预付所谓的式消“后悔权”主要还是针对冲动消费,以及保证消费者交易知情权、后悔权选择权的规范制度设计。一些消费者受到商家的预付营销诱惑,一时冲动签订合同并预付大额的资金。对这部分消费者来说,7天的冷静期可以让他们更加冷静地审视自己的需求和能力,是否接受这份预付式消费服务。但对更多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可能确实有相应的消费需求,也愿意接受预付式消费服务,真正困扰他们的不是没有“7天冷静期”,而是如何保障经营者能在合同约定的服务周期内,保质保量地提供服务。

预付式消费常见的侵权现象,一是收费了不能提供营销推介时承诺的服务,或者是提供不了符合消费者预期的、有质量的服务;二是中止合同后退费难,究其原因,预付式消费的形式是先收费后服务,经营者和消费者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经营者掌握主动权,加剧了合同失信的风险,甚至可能出现经营者恶意卷款跑路的现象。

从规范服务合同的角度来规范预付式消费,关键还是要对商家预收费的权利作出限制。设置 “冷静期”赋予消费者后悔权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配套更多的措施。如限制经营者收费的额度,规定预付收费不得超过多少金额;规定预付式消费所提供的服务周期,防止因为收得多、预收的时间长,商家觊觎不菲的资金形成的恶意失信风险;或者限制收费方式,如实行预收费第三方管理,未实行预收费第三方管理的经营者只能向消费者收取适当押金作为构成服务合同的条件。

如此,通过限制商家消费规则制订的权利,让消费者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具有维护公平消费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规范与细化行业预收费服务合同,明确诸如合同中止、费用处理等商家与消费者的权利义务,规范服务的供给与消费,才可能对预付式消费真正起到约束作用。(房清江)

责任编辑:47上一条:“大碗面”成“碗底面”稀释的是旅游形象下一条:“彩蛋”虽小,较真不能少
产品中心
服务
产品
企业文化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专业团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TEL

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Copyright © 2002-2017 磁县裕燊新能源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辽宁:启动“质量服务进万企”活动  40强集结!广东省农事运动会乡村直播大赛决赛将于12月27日开赛  药品生产存21项缺陷 福建乐尔康被罚  重庆铜梁:专项检查特种设备  福建厦门对部分影院落实整改3D眼镜问题进行“回头看”  菊花的学术隐喻  福建厦门发布消费提示:围炉煮茶三注意  黑龙江鸡西:专项计量检定保节日市场秩序  南农晨读丨隐秘小镇  首批128人!广东“百千万工程”农技达人短视频活动秀出风采